关于进一步规范管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通知明确要求,严格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登录,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用户提供游戏服务不使用真实姓名登录的人。需要注意的是,它指的是用户,而不仅仅是未成年人。也就是说,向不实名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是违法的。
——中国法学会会员部副主任彭玲
8月30日,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《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有效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》,未成年人游戏新规正式实施。根据规定,未成年人只能在五、周六、周日和法定节假日20:00-21:00玩网络游戏。
面对突如其来的限制收紧,很多未成年玩家都想方设法“破解”防沉迷系统,一些“防沉迷”的黑灰色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。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新规出台后,部分网店向未成年人出租游戏账号,提供人脸解锁服务,绕过游戏实名认证。同时,各种网络骗局也针对未成年游戏玩家,声称可以将未成年游戏实名信息改为成人,从而解除防沉迷,被不少玩家蒙骗。
9月8日,中宣部、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网信办、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,对重点网络游戏企业、游戏账号出租和销售进行了采访平台和直播平台,要求相关企业坚决落实相关要求,切实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。
一片混乱
在线平台最低1元可租成人账号
很多家长普遍反映,仍有大量游戏公司要求用户注册登录过于简单,缺乏生物识别等身份认证措施,导致实名制无用。也有不少孩子通过网络平台租借或购买成人账号,以绕过防沉迷监管,让家长很头疼。
针对游戏账号转售转租问题,记者对一些常用的互联网和电商平台进行了调查。
在百度搜索引擎输入“租号”一词,页面显示“最便宜的租号”、“无需实名认证的租号平台”等大量归纳词条。
记者随后打开多个电商平台发现,还有大量的游戏账号出租和销售业务。游戏租用价格从1元到几百元不等,最低1元即可租用一个账号。有的店铺涵盖了50多个不同类型的网络游戏,不少卖家显示,单个热门游戏租借账号月交易量超过2000,月总交易量超过40000。在某二手交易平台,记者进入“游戏租赁账号”,平台推荐的“游戏频道”被详细分类。不仅可以看到“1元起租一个账户”,还有所谓的“提升订单赚钱”“买个账户“放心交易”等诸多项目。不少商家在商品描述中表示,只要支付成功,就会自动发送账号密码、不限时间等内容。在另一个电商平台设置的游戏账号分类中,甚至还有一个特殊的“无上瘾账号”项。
记者发现,网络社交平台是账号租售的“重灾区”,交易隐蔽性更强。 QQ软件上,部分群管理员将“卖号”“买号”换成了谐音字,引导用户私下交易。某QQ群租借账号广告中明确标明“卖家包裹可通过人脸识别删除”等信息,明显诱导未成年人购买。在百度贴吧,以游戏租赁和购买为名的游戏账号众多,充斥着各种热门网络游戏账号的交易信息,部分用户甚至将游戏账号命名为“认证通过,无需再次人脸识别”。在小红书内,记者搜索发现,也有大量用户发布游戏账号租售的帖子。
未成年人轻松租买账号,缺乏平台监管
记者发现,多家电商平台已将“游戏账号交易”服务纳入虚拟商品范畴,提示用户在网络游戏中交易虚拟商品需年满18周岁,并提交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。拦截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的虚拟商品交易。那么,未成年人真的不能购买游戏账号吗?
记者使用一名15岁儿童的实名认证账号,尝试在多个电商平台购买游戏账号。在淘宝网,部分商家页面出现了未成年人拦截界面,但记者还是在更多未设置未成年人拦截界面的店铺购买了“租号服务”。在拼多多,不需要任何认证,直接购买即可。在京东商城,商家只会自动回复“订单已默认为成人”的消息。下单后,记者很快就收到了游戏账号和密码。对上述用户和商家违规出租、出售网络游戏账号的行为,已向相关平台进行了举报和投诉。
几天后,记者再次登录相关平台发现,在京东平台上,记者报道的游戏账号产品均显示已下架,相关信息搜索“游戏租借号、销售号”找不到。在淘宝网,被举报的账号租借商品下架,未成年人交易拦截功能加强,但账号租售店铺依然存在。拼多多平台上报道的产品仍在销售中,无论用户是否成年,仍然可以购买相关产品。社交平台方面,对于记者的举报,QQ回复称“暂时无法确定举报对象是否违规”。
9月6日,腾讯游戏公开回应称,账号租售严重破坏了游戏实名制和未成年人保护机制。截至目前,腾讯已向20多家账户交易平台和多个电商平台提起诉讼或发函,要求暂停相关服务。
未成年人让爷爷奶奶刷脸绕过“防沉迷”
近日,据央视报道,虽然不少游戏厂商引入了人脸识别技术,但在游戏过程中会弹出人脸识别窗口验证玩家身份,但商店会提供相应的解锁服务。有中学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,半数以上同学可以解锁防沉迷系统,引发社会关注。
近日,一张“凌晨3:00疑似60岁男子”的照片在网上流传。 9月9日,腾讯回应:经调查,该账号已多次通过人脸验证,系统认为确实是“我”在玩游戏。至于是否属于现实中的“别人换了人脸”,我们无法判断。腾讯在声明中还表示,存在“父母当孩子脸”和“租售账号当脸”的可能性。
据悉,只要33元在线租账号两小时,依然可以绕过游戏防沉迷系统。 “整个过程没有触发任何实名认证系统。”网上也有短视频显示未成年人让祖父母刷脸绕过防沉迷系统。
有媒体报道称,游戏升级防沉迷系统后,未成年玩家拿着iPad哭了。未成年人在错过当天仅有的1小时游戏时间后,发现了情绪崩溃、翻滚和哭泣的短视频。网上流传甚广。 “我的一个玩网络游戏的同学这几天情绪很激动。”一名小学生回家后告诉父母。
上周末,《王者荣耀》在为未成年人玩游戏的一小时内“崩溃”。一些未成年人选择在网络游戏评分上“发泄”多余的精力。在此期间,许多网络游戏在应用商店和游戏平台都获得了 1 星。 《王者荣耀》、《和平精英》等游戏曾一度以低于2分的成绩刷屏。
B 调查
“未成年人可以改成成年人”灰黑色产业链背后的骗局
卖家:声称88元人脸识别已打包15次
有玩家告诉南都记者,游戏账号交易现象已经存在多年,并没有因为防沉迷而发展。有些玩家想要一个等级更高或者装备更好的账号,或者想要一个“小号”,就会选择购买或者租用别人的账号来玩。不过在最新的防沉迷政策出台后,很多不需要租用账号的未成年人也会用这种方式玩更长时间的游戏。
南都记者调查了解到,在最新未成年人防沉迷政策出台后,除了租售账号外,网络上还出现了另一条更隐蔽的灰色产业链——部分卖家表示可以“不要” t 换户口,把实名认证信息改成“大人”。据记者调查,市面上的这些服务很多其实都是一种诈骗手段,但也有不少未成年人被骗了。
记者在QQ上搜索《王者荣耀》相关QQ群,发现有4位卖家。他们都表示,即使游戏账号已经实名验证为未成年人,也可以解绑改成成人,这样游戏就不受时间限制,价格在35-88元不等。当记者询问后续游戏过程中遇到的人脸验证如何解决时,对方表示可以解决人脸验证问题,无需担心。其中两位卖家表示“一次就是永远”,人脸验证永远不会再弹出。另外两位卖家表示jj游戏淘宝租号,如果弹出来,卖家会帮忙做人脸识别。其中,一位开价88元的卖家表示,可以打包人脸识别15次。 15次后,玩家可以选择一张年卡进行人脸验证,价格为188元。
微博和百度贴吧两位卖家表示,如果账号绑定了未成年人的身份信息,实名认证无法更改。 “没有一个未成年人可以改变它,”一位卖家说。
买家:购买“释放卡”被骗数十万元
记者通过“腾讯成长卫士”公众号查询实名信息修改规则。规则说明,如果游戏实名信息为未成年人,则不能修改;游戏实名信息为成人,每年有机会修改一次。
那么,QQ卖家声称的“未成年人实名信息可以更改”真的可以通过技术破解系统,还是一种欺诈手段?记者找到了一名想要修改实名信息的未成年玩家,让他联系了一位声称“35元+脸改实名”的卖家。卖家表示只需要提供游戏账号,10分钟内帮他修改实名认证信息,还发两张打码的成人身份证照片,并承诺“包售后”,即即,保证后续人脸验证问题得到解决。
玩家向卖家转账35元后,等了10分钟,发现自己的实名信息没有变化。这时,卖家又发来一张截图,称自己需要花95元购买一张解除防沉迷限制的“除名卡”。实名修改成功后,95元返还给他。至此,玩家基本确定这是一场骗局。
记者发现,已有玩家被类似套路骗取巨额资金。在百度贴吧《王者荣耀吧》中,一位玩家描述了自己被骗的经历。骗子声称花128元可以帮面子,然后以其他理由要求玩家转账。玩家最终被骗了600多块钱。
另一名被骗玩家表示,此类骗子通常会在微博、贴吧等公共讨论区寻找被骗人,然后私信玩家添加QQ好友,然后让玩家通过微信或支付宝转账。
p>
9月5日消息,“男生因解决游戏防沉迷限制被骗1000多元”。江苏一学生为了解除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限,加了一个陌生人为好友。在对方的引诱下,他将自己妈妈的微信账号和密码告诉了对方,对方通过微信诈骗了他1000多元。
技术:灰黑生产与“防沉迷”长期并存,技术手段共同“进化”
其实,未成年人与“防沉迷”的斗争并没有刚刚开始。利用这种斗争来从中获利的灰黑色产品早已存在,并与游戏厂商的技术手段一起“进化”。
据央视报道,腾讯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于2007年推出。大约10年前,防沉迷系统对未成年人玩家的限制主要体现在玩了一定时间后每天,游戏经验和奖励都归零,无法继续升级,但还能继续玩下去。后来,系统对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进行了严格的限制。在9月1日未成年人游戏“每周三小时”新规则出台之前,腾讯将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限制为每天一个半小时。将被强制下线。
一名成年玩家告诉南都记者,未成年人通过修改实名认证来规避防沉迷系统,这一直是“例行操作”。早在七八年前,还没有人脸识别这样的方法,实名认证非常容易。 “你可以买别人的身份证信息,有时候甚至不用花钱买,网上一搜就可以找到别人的身份证。”
引入人脸验证后,游戏对未成年人的限制更加严格。在“腾讯成长守护者”微信公众号中,腾讯对人脸验证规则进行了解释:“人脸识别验证主要针对经公安实名验证确认为成人,但游戏内行为特征疑似未成年人,进行二次身份认证,已被纳入防沉迷的未满18周岁未成年人不再需要进行人脸识别验证。”
也就是说,未成年人即使绑定了成年人的身份信息,仍然面临不规则的人脸验证。但是,在灰黑生产的业务链中,已经有对抗人脸验证的方法了。
据21世纪经济报道,记者在租用账号玩《王者荣耀》时,弹出了人脸验证页面。记者联系该店客服后,客服发了一个网站,要求截取网站上显示的二维码。发给客服。当记者再次进入游戏时,不再需要人脸验证。报道称,这是因为卖家可以通过第三方登录平台绕过《王者荣耀》官方渠道,避免触发人脸识别系统。
不过,腾讯对黑产手段的反应也很快。南都记者在卖家朋友圈看到,人脸识别“截图二维码”的方式已经不可用了。 “9月6日凌晨,腾讯暗中取消了人脸二维码。它将不再播放。如果它不能发送二维码,它可能会面临破产……”他写道。第二天,卖家又在朋友圈发帖“工作已经开始了”,称有新方法可以通过人脸识别,“只要我这边的方法不是(腾讯)修复的,都可以完成。”
虽然不少网友调侃黑品卖家“一尺高,恶魔一尺高”,但在百度贴吧、微博超话等社区,大部分玩家对“解瘾”的反应是——骗局在采访中,不少玩家表示,如果有人声称防沉迷系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锁,那基本上是难以置信的。
9月11日,“腾讯成长守护者”公众号也发文,“防沉迷解决不了jj游戏淘宝租号,请不要相信骗子!”
08-11版统筹:周全才撰稿:南方都市报记者李亚宁、实习记者胡耕硕综合新华社、央视新闻、中新网、法制日报